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就可能出乱子。
降息是重要的促投资手段问:当前整体投资增速在走低,除了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之外,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增速也有所走低。整体来看,今年全球贸易和投资收缩是既定事实。
全球滞胀为中国出口提供一定机遇问:5月我国出口转负,未能延续此前有韧性的状态。房地产市场回归常态还需政策支持问:今年以来,房地产销售似乎活跃了几个月之后,房地产销售增速就出现回落,房地产投资降幅还在扩大。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可怕,要防止物价-工资反向循环的形成,价格下滑-利润下降-工资下降-收入下降-支出下降-价格下降连锁反应可引发整体性资产负债表收缩。去年,中国居民资产负债表经历了一轮大幅调整。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问:6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会议强调,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抓紧实施,同时加强政策措施的储备,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此外,2022年理财产品破净,大量理财产品赎回转存银行,部分居民选择提前还贷。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靠更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和生态环境。
新时代在重新定义企业,企业家也要重新定义自己。人的高质量发展既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又是我们继续发展的目的。没有高质量,国际竞争就没有底气,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国家在大变局中掌握战略主动的一个重要抓手高质量发展,既可以从物的角度理解,也可以从人的角度理解。
如果企业有价值了,毫无疑问,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也是有价值的,但是,反之不一定能成立。但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不是一维的,而是多维的,就要用高质量发展的立体眼光为自己开辟道路、创造机遇,这就要对企业重新定义。
高质量发展最终体现为竞争力,是国际竞争的底气。这表明,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人概念。什么是企业?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新给企业下定义。把市场、企业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观念和方法,越来越行不通了,更不用说传统的那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经济学理念。
国际上倡导、开展的ESG理念和运动,作为一种新的衡量企业标准,要求企业披露ESG信息,这三者加起来衡量的企业,将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人,还是个社会人。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没有创新就没有高质量。人的高质量发展既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又是我们继续发展的目的。创新是靠人去创新,有更高素质的人,就有了更多的创新。
也可以说,企业作为经济主体来自社会的约束越来越多了,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在重构。企业追求的高质量,应是追求企业价值,其中蕴含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文化品位。
我们要重新认识企业、定义企业,企业家也要有一个重新的自我认识。企业价值等于经济价值+公共价值。
新时代在重新定义企业,企业家也要重新定义自己。企业的价值,不一定是通过财务指标衡量,比如最近香港上市改变了一个规则,提出不盈利、有亏损的科技型企业也可以上市。同时,企业也是社会人,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要生存、发展,需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也提到,民营企业家要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对什么是企业有一个新认识,如果缺少这个新认识,我们就会陷入传统的经济人逻辑中,在商言商、其他一概不管,那么,这种纯粹经济人企业就不合时宜了。
创造新价值,共享新价值,我认为这是企业实现高质量的关键,国家要创新,企业更要靠创新。在这个意义上讲,高质量发展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机遇。
我们过去讲人口红利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从去年人口呈现的负增长态势来看,现有的人口数量红利已经消失,必须依靠人口的质量红利来实现发展,通过促进人口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人力资本积累的提升。在商应当言商,这是主业,但还要言社会、言他人,担负起社会责任。
公共价值可能成为经济价值的放大器,使企业价值成倍提升。从人类文明来看,高质量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人民美好生活的体现。
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战略的需要,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机遇是创造出来的,企业发展的机遇是自己创造的。比如利益相关者理论就抛弃了传统的将企业假设为经济人的理论逻辑,利益相关者不仅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企业周围的环境、职工、供货商和顾客等方方面面,而不应是唯利是图、只考虑自己的传统经济人概念,现在这个概念正在改写。为什么全球倡导ESG理念(E指环境,S指社会,G指治理)?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就是一个经济人,将经济人看作是企业唯一的特性,这样的理解肯定是有偏差的。
其中,经济价值是附加值,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是企业的基础。就像独角兽企业可能亏损了几年,但是风投基金仍纷纷去投,这是为什么?因为风投看的是企业未来的价值。
从法律上讲,企业一般是法人,属于权利与义务相对称的民事主体。从企业来说,高质量要落在企业价值上,而不是原子化地落在产品和服务上。
企业要赢得未来,就要靠高质量发展来保障。对企业来说,人力资本积累比物质资本积累更重要,数字化时代更是如此。
进入 刘尚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按照传统的企业定义来理解高质量发展,现代经济学对企业的传统认识是一个经济人,是以利润为目标的微观主体,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也认为企业仅仅是追求利润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企业自己未来的机遇,没有高质量发展就没有机遇,就没有明天。从物的角度来看,我们一般理解为科学技术,高技术可能带来高质量,作为前提条件,高质量就实现了有形态的物质基础,而物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最终要落到人力资本的积累。
上市规则从看重财务利润,转向企业价值,这有利于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渴求,反映出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开始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依赖于高质量发展。没有高质量,国际竞争就没有底气,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国家在大变局中掌握战略主动的一个重要抓手。
从经济意义上讲,企业是追求利润的经济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靠更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和生态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人喊马嘶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